掏耳朵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十分常見的,不但能夠幫助我們清掃耳內的分泌物,保持耳內環境的干凈,還能止癢舒服,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,但是過度的掏耳朵或者是錯誤的掏耳朵則會對自身產生嚴重的后果,很有可能會導致鼓膜穿孔,很多人目前在掏耳朵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誤區。下面大連航天醫院耳鼻喉科專家詳細為我們介紹:大家對掏耳朵有哪些認知誤區。
大家對掏耳朵有哪些認知誤區
1、弄痛耳朵了,滴滴消炎水
許多病人在弄痛耳朵的時候,總是喜歡在耳朵里面滴點消炎水就完事了,其實盲目性的給耳朵滴消炎水不但不能緩解患者耳朵的疼痛感,還會給耳朵帶來負擔,產生炎癥。專家指出,耳朵本來是很干凈的,但是滴完消炎水之后,耳內部的環境就會變得很濕潤,容易使細菌堆積,因此保持耳部干燥很重要。
2、耳朵一癢就立馬掏
很多朋友一感覺到耳朵癢了,就立馬的掏耳朵,越掏越舒服,于是就經常的掏,尤其是油性耳朵的患者,覺得耳朵癢,就開始掏耳朵,這樣反倒會給耳朵帶來傷害。其實在一般正常情況下,耳屎會隨著我們咀嚼等動作而自行掉落的,不會堵塞我們的耳道,基本上一個月清理一次就夠了,不要經常性的掏耳朵。
3、耳朵痛自己會恢復
耳朵有疼痛感的時候,不要拖延,及時去醫院治療,有的人認為是可以自愈的,不需要去醫院,這是錯誤的觀點,耳部出現炎癥,要及時治療,不然會引發很多嚴重的并發癥,大家要引起一定的重視。
4、鼓膜破了一定會耳聾
鼓膜損傷是很常見的耳部疾病,有的人認為耳膜破了,患者就沒有聽力了,這是錯誤的觀念,其實只會導致聽力的降低,但是不及時治療,確實會有造成耳聾的可能性,大家也要引起一定的重視。鼓膜只是一個傳播聲音的工具,他能夠增強聽力,鼓膜受傷,只會影響到聽力,但不會導致耳聾,其實不是只有掏耳朵會產生鼓膜穿孔,有時候過大的音量、很重的一巴掌都會引起鼓膜震出小孔。
以上就是關于“大家對掏耳朵有哪些認知誤區”的講解,專家提醒大家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,挖耳朵的時候千萬不要用硬物挖取,建議使用專門的耳勺。